使用動脈導管量測血壓會有併發症嗎?貓咪上Arterial line到底安不安全呢
侵入式的動脈導管血壓測量(以下簡稱A-line)是血壓監控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A-line是連續監控的數值,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震盪式血壓機無法量測到的低血壓,避免低血壓後續可能引起的組織傷害甚至休克的風險,對於麻醉中或是ICU中的重症動物非常重要,不過,在動脈中放入留置針是否安全?尤其在貓咪,相對狗狗,牠們血管更細、且側支循環更差,是否更容易因此而引發血栓或動脈阻塞呢?
上週由UC Davis剛發表的研究:狗貓使用A-line的注意事項和可能的併發症
這是一份前瞻性的研究,共納入198隻狗及29隻貓,研究結果發現A-line可能產生的併發症包括腳掌腫脹、腳掌冰冷、上針部位的紅斑或水腫(代表可能的局部感染),發生率在狗為19.2%(38隻),在貓為17.2%(5隻),不過大部分的併發症都是輕微的,在狗跟貓分別僅有6.6%(13隻)跟6.9%(2隻)被判定為嚴重併發症而需提前移除A-line。在貓最常見的併發症為腳掌冰冷,代表上針部位或許有動脈阻塞的發生,使血液無法流到末梢,若不及時發現處理,將會導致組織缺血和壞死,原因可能與上述提到的貓咪動脈血管較細及側支循環差(當主要血管阻塞,旁邊的側支血管能否膨大取代主要血管供應組織養分的能力)有關,本研究發現貓咪腳掌冰冷的發生率為狗的9倍,幸運的是,最後這些貓咪都沒有發生更進一步的損傷。
貓咪上A-line後的鬼故事
這邊不得不提一篇2013年貓科期刊發表的病例報告,是1隻1歲的長毛貓進行心包橫膈疝氣(PPDH)手術後四天,A-line上針部位的右後肢出現疼痛、軟組織腫脹,經培養後發現細菌感染(Klebsiella pneumoniae),最後經過三天治療,臨床症狀未改善且失去深層痛覺、皮膚局部壞死而不得已進行截肢手術,術後貓咪順利康復出院,這隻貓咪A-line的放置時間僅在手術中不到兩小時左右,但術中在拉出疝入沾黏的肝臟時出現大出血,因此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無效心輸出及低血壓(MAP 38mmHg),這段期間潛在的血管淤滯、低氧血症、血管內皮損傷、周邊血流灌注的喪失都是可能引發術後A-line上針部位出現動脈阻塞的危險因子。另一篇2018年Mooshian等人在35隻貓上A-line的研究發現,其中1隻貓在尾動脈總共被上了兩次A-line,第一次放置5小時,第二次放置117小時,最後尾骨動脈出現缺血性損傷,而不得已需截斷尾巴。由上可知,貓咪上A-line後仍有極低機率引發此類我們不希望出現的嚴重併發症。
該如何降低A-line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 定期沖洗A-line導管
UC Davis的獸醫教學醫院是每兩小時使用含heparine的0.9% saline沖洗A-line導管或是0.9% saline以3ml/hr的速率連續輸注來預防凝血塊的產生。
- 清潔消毒皮膚並定期檢查導管及腳掌
在上針前剃毛,使用chlorhexidine和酒精消毒後再入針,視情況每48小時或定期檢查導管,重新消毒入針處,並檢查腳掌有無腫脹冰冷。
- 貓咪的導管放置時間可能不宜太長
目前關於A-line的放置時間尚未有指引可以參考,UC Davis的獸醫教學醫院院內共識是在貓的A-line足背動脈不放置超過12小時,尾動脈不放置超過24小時,但是,當病患臨床上非常需要A-line時,將可以容忍更長的放置時間,在本研究中,足背動脈和尾動脈最長放置時間為20和35小時,在短時間內,併發症的發生率與A-line放置時間長短無關,不過在2018年Mooshian等人的研究中發現,當貓咪A-line放置時間超過72小時,併發症的發生率與放置時間越長顯著相關。
所以A-line量測安全嗎?
目前在獸醫關於A-line安全性的研究還很少,2017年Trim等人針對251隻狗及13隻貓在麻醉中使用A-line的研究中發現,儘管在隔天22.3%的狗無法觸摸到上針處的脈搏,但在後續的醫療紀錄中沒有任何狗或貓出現組織缺血壞死的狀況,該研究的導管放置時間最長的為42.5小時,大部分在10小時內就移除了,而2018年Mooshian等人在35隻貓上A-line的研究則發現有23.7%的貓咪出現導管本身阻塞(並非動脈阻塞)的輕微併發症,僅有2.6%(1隻)貓咪因嚴重併發症缺血壞死而必須截尾,加上上週UC Davis所發表的研究發現儘管併發症的發生率約為19.2%(狗)及17.2%(貓),但絕大多數都很輕微,僅有少數需移除導管,且沒有任何嚴重到需截肢或截尾的併發症出現。以上三篇研究的結論都支持犬貓的A-line監測是一項安全的操作,尤其在狗,由於牠們側支循環功能強,基本上不需擔心嚴重併發症的發生,只有貓咪必須小心謹慎,但反過來說,A-line監測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A-line的幫助,有時將很難發現潛在的低血壓,那就必須承擔長期低血壓造成後續急性腎損傷的風險,總體而言,還是利大於弊,這就像打疫苗,我們有時還是必須承擔極低的風險,才能得到足夠的保護力。
所以,在理解風險之後,若是情況允許甚至必要的話,能上A-line的case還是勇敢的上上去吧,這條通路不僅可以監控最準確的血壓,還能隨時抽取動脈血作血氣分析(blood gas),對於麻醉或重症動物是非常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 Hagley, Matthew J.,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rterial catheter use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dogs and cat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Journal of Veterinary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2021).
- Mooshian, Shaina, et al. "Incidence of arterial catheter complication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35 cats (2010–2014)."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21.2 (2019): 173-177.
- Trim, Cynthia M., et al. "A survey of the use of arterial catheters in anesthetized dogs and cats: 267 cases." Journal of Veterinary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27.1 (2017): 89-95.
- Bowlt, Kelly L., et al. "Ischaemic distal limb necrosis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arterial catheterisation in a cat."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15.12 (2013): 1165-1168.
#犬貓麻醉
#Arterialline
#研究中上到Aline最小隻的動物是700g的貓咪
#會不會太強
#最後附上一段可愛的Aline跳動波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