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麻醉很危險?氣體麻醉好安全?別再說液體麻醉很危險啦!
每次在麻醉前我都會先跟飼主講解麻醉風險及麻醉流程,其中最常被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們是用氣體麻醉對吧?
很多人只要一聽到液體麻醉就會聞之色變,認為氣體麻醉才是最安全的,但液體麻醉真的這麼危險又可怕嗎?
*液體麻醉是什麼?
舉凡須從靜脈給予的注射類鎮靜止痛藥物皆屬於液體麻醉的範圍,跟氣體麻醉主要由肺臟呼吸代謝不同,其代謝路徑以肝腎為主。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全靜脈麻醉)是什麼?
當我們單純選用液體麻醉來做為全身麻醉維持的主要方式時,其實有個專有名詞叫做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縮寫為TIVA),簡單來說,就是使用可以快速代謝的鎮靜安眠藥物,像是propofol或alfaxan來代替氣體麻醉維持病患全身麻醉,為求給藥濃度精確,通常會搭配標靶輸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幫補(類似點滴機),麻醉醫師可以設定幫補速率來讓儀器精確控制給藥的濃度
*TIVA與氣體麻醉安全性比較
關於TIVA與氣體麻醉的比較其實有非常多的研究都有討論到,我們舉幾篇為例:
- 2007年TSAI等人比較149隻分別接受propofol全液體麻醉與isoflurane氣體麻醉的狗,發現使用propofol全液體麻醉的狗雖然平均恢復站立時間較氣體麻醉晚十分鐘,但可以得到更平穩的恢復品質。
- 2014年Deanne Caines等人則發現使用propofol全液體麻醉執行MRI檢查的狗,相比isoflurane氣體麻醉,麻醉中的血壓維持在更高的水平,且氣體麻醉需要用到升壓藥的機率比液體麻醉高14.7倍,兩者關閉麻醉後拔除氣管插管所需的時間相似,而propofol全液體麻醉的甦醒品質評分更好
- 2013年Tomoya Iizuka等人則發現使用氣體麻醉或液體麻醉搭配相同的止痛藥,propofol全液體麻醉發生低血壓的機率為27.6%,但isoflurane氣體麻醉高達65.3%
- 其實早在1996年人醫的麻醉期刊就有刊載關於氣體和液體麻醉對於狗的血壓影響比較,Deryck等人已證實propofol相較於isoflurane可以維持更好的主動脈壓,且對於左心室心臟輸出功能更好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得知,其實使用propofol全液體麻醉不僅可以在麻醉中讓血壓比較穩定,降低術中麻醉風險(氣體麻醉劑本來就是很強的血管舒張劑喔),還可以讓狗貓的麻醉後甦醒品質更好,較不會有拔管後驚恐尖叫,四肢滑水,顫抖等狀況。
所以有時候重症動物(例如嚴重心臟病)或是要做肺葉切除手術時,使用propofol全液體麻醉反而是更為安全的選擇呢!
*為什麼我們以前會覺得液體麻醉很危險呢?
- 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第一個原因是在十幾年前獸醫執行麻醉手術時,受限於當時醫療需求,人力資源,醫療知識的不足,絕大多數都是主刀獸醫師一人執行手術順便監控麻醉,在一心二用的狀況下,常常就會發生當麻醉意外出現時,無法及時介入處理,造成許多麻醉死亡的案例(這不管是不是液體麻醉都非常危險喔!)。
- 第二個原因是當時最風行單純使用一種動物用麻醉止痛藥物來做全液體麻醉,因為它有著非管制藥的優點,但同時它也會造成心跳過快、肌肉僵直、甦醒時嚴重晃頭等症狀,較不適合做為全液體麻醉用藥。但此藥在健康動物做為術中一次性止痛或術前鎮靜其實是非常適合且安全的,還可以讓心跳快一點保持良好血壓,但使用方式錯誤,良藥也會變毒藥。
- 另一個可能原因是,以前在做全液體麻醉時,通常是動物在麻醉中若快甦醒了,會用手動推針筒的方式從靜脈補充大量的液體麻醉(且通常選用的藥物持續時間都是1個多小時,動物無法快速代謝),而不是使用上述所提到的標靶輸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幫補,這種手動方式只要劑量一不小心推太多,就會造成麻醉過深休克的意外。
- 最後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執行液體麻醉的過程中沒有進行插管,或至少備著插管在一旁以便緊急狀況使用!插管是為了保持呼吸道暢通確保氧氣支持,插管的重要性在上一篇文章有詳細討論過喔!
*結論
其實講了這麼多,最重要想傳遞給大家的觀念是,沒有什麼麻醉藥物或麻醉方式是是絕對危險或絕對安全的,不同的物種,健康狀況和手術都有其最適合的麻醉藥物和方式,重點是在麻醉前是否有仔細評估過動物狀況,選擇適當的麻醉方式,且麻醉全程都有專責獸醫師在旁監控,在做好準備的狀況下,全液體麻醉其實是不比氣體麻醉差的選擇喔!
引用論文:
- Tsai, Y. C., et al. (2007). Clinical comparison of recovery from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propofol and inhalation anesthesia with isoflurane in dogs.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Science, 69(11), 1179-1182.
- Caines, D., et al. (2014). Comparison of isoflurane and propofol for maintenance of anesthesia in dogs with intracranial disease undergo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Veterinary anaesthesia and analgesia, 41(5), 468-479.
- Iizuka, T., et al. (2013). Incidence of intraoperative hypotension during isoflurane–fentanyl and propofol–fentanyl anaesthesia in dogs. The Veterinary Journal, 198(1), 289-291.
- Deryck, Y. L., et al. (1996). Systemic vascular effects of isoflurane versus propofol anesthesia in dogs. Anesthesia & Analgesia, 83(5), 958-964.